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记者 李君娜
112年前,16岁的刘季芳在虹口“上海图画美术院”《办学宣言》上第一次签上新名字——刘海粟。从此,这个名字便与“上海图画美术院”一起,及至改名后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简称“上海美专”),载入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史册。
日前,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虹约申美——刘海粟与两代上海美专绘画作品展”,在朱屺瞻艺术馆开幕,展览将展至2025年1月12日。
展览以“两代上海美专发展与海派美术传承”为主题,分为“虹口弄潮”“艺海传承”“再起新航”三个板块,展出45位艺术家的53幅绘画作品,首次从虹口角度出发,打量和解读上海美专这个“新兴艺术策源地”。
选址虹口并非偶然
1912年,上海图画美术院选址虹口并非偶然。
当时虹口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平台,一大批文学青年从内地和海外聚集于此。鲁迅、成仿吾、冯雪峰、夏衍、丁玲、沈从文等文学大家都在虹口留下足迹。虹口也吸引了一些“艺术先锋”的目光,刘海粟、乌始光、汪亚尘等一群新艺术运动的“弄潮儿”,在苏州河畔的乍浦路8号创办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美术专门学校——“上海图画美术院”。
至1952年上海美专迁离上海,这四十年间,它留下了大量的文化与精神遗产。1960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重新创办,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所正规的高等美术院校。新上海美专几经易址,直至1983年6月上海大学组建,升格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海派艺术一脉相承
一大批深藏于上海美专师生家属后代或实力藏家的上海美专人的作品现身本次展览。其中,包括第一代上海美专的刘海粟、汪亚尘、朱屺瞻、徐咏青、谢之光、李咏森、陈秋草、潘思同、施南池、周碧初、王个簃、赵延年、冉熙、程十发、孟光、吴汉英等,第二代上海美专的哈定、张充仁、俞云阶、江寒汀、唐云、张雪父、胡问遂、俞子才、方增先、陈家泠、杨正新、陈逸飞、方世聪、万福堂、陈古魁、韦太、张培础、王劼音、周根宝、毛国伦、朱刚等,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时代的施大畏、黄阿忠、陆志文、乐震文、王孟奇、牛安、鲍莺等,以及特邀参展艺术家刘蟾。
展览现场,刘海粟先生8件代表性作品呈现他在国画、油画创作上的才华。其中,有刘海粟不同年代分别用油画和国画表现的黄山盛景;创作于1962年的重要油画作品《上海庙会》,是将印象派绘画与中国写意画法相结合的产物。
“我到上海已经60年,在上海美专以及上海的土壤滋养下,完成从‘毛桃’到‘水蜜桃’式的飞跃成长。在后来的美术创作中,帮助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览现场,海派画家陈家泠告诉记者。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采访团港澳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粤港澳华文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名单
团长:
常建国(中华新闻社社长、西安市侨联副主席)
副团长:
王群(华人世界网总编辑、共工新闻社首席观察员) 黄光宇(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
成员:
梁玲(共工新闻社副社长、采访团秘书长)|蔡紫峰(资深华文媒体人)|熊宇(大众新闻报社社长)|骆闻(资深媒体人)|陈杰(共鸣新闻总编辑)|钮则坚(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许衙评(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周浩宇(中国晨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许卫平(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辑)|赵韦(红星网络电视台台长)|李远方(资深华文媒体人)|刘伟(中视快报网负责人)|薛迅(曙光通讯社社长)|武跃先(澳门都市报总编辑)|雷挺(大湾区经济网总编辑)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讯 更多资讯....
本文由作者笔名: 于 2024-12-18 10:02:16发表在上海都市网,本网(平台)所刊载署名内容之知识产权为署名人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本网不做任何承诺或者示意。
上海都市网本文链接: http://dushi.shanghaisq.com/url/9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