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都市网> 综合新闻> 正文

韩国姓名中的汉字文化

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1. 汉字在韩国姓名中的应用

韩国人的姓名大部分是由汉字组成的。姓在最前面,其余二字为名,这两字之间通常有一个字是代表辈份的。例如,"金泰亨",其中"金"是姓,“泰亨”是名,中间的“太”代表辈份。韩国的姓大约有300个,但全国绝大多数人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姓。最常见的姓有:金、李、朴、崔、郑、安、张、赵、陈、韩、姜、柳、尹等。

2. 汉字的选择原则

韩国人在选择汉字时,往往会考虑汉字的美好寓意。例如,"镐"、"圭"、"洙"、"旼"、"玹"、"珉"、"璟"、"燮"、"懋"、"暎"、"嫄"等字在现代汉语中可能不常用或不再使用,但在韩国却是常用字,常见于名字。此外,韩国人也会根据汉字的读音来选择名字,这与中国人为孩子起名叫“王tāo”后再选“涛”字的过程类似。

3. 汉字名的音译性质

韩国人的名字绝大多数其实是个音译的问题。比如我们叫Freud弗洛伊德,只不过韩国是中华文化圈里的国家所以说他们的名字可以用更贴合中文感觉的汉字翻译出来。实际上他们名字里使用的汉字(韩国人身份证上的汉字名)是国内基本上不会使用的生僻字,甚至是国内没有的字。

4. 汉字名的传统与现状

传统上来讲,韩国人的名字一般都是用汉字起的。直到20世纪中叶,朝鲜使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以前,朝鲜人民说朝鲜语,可是念的书、写下来的却是汉字。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民间逐渐形成了在谚文名字后附加汉字名的传统,但这并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目前,韩国的身份证仍然可以选择在谚文后缀汉字名。

5. 汉字名的数量限制

1990年韩国修改《户籍法》后,韩国当局对用于人名的汉字进行了限制,规定只能将大法院确定的汉字用于名字。因此,如果在做出生登记时,想使用的汉字未包括在用于人名的汉字中,就只能更换汉字或使用韩文名字。直到2016年,韩国用于人名的汉字增加到8142个。

总的来说,韩国姓名中的汉字文化体现了韩国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历史背景,同时也反映了韩国人在姓名选择上的独特审美和文化传承。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选稿:共工新闻社上海代表处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综合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新闻 文体新闻 上海新闻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