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上海都市网> 综合新闻> 正文

网络缅怀事件后续发展

上海都市网(shanghaisq.com)都市新闻报道

1. 清明节网络缅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缅怀先烈的重要时刻。黑龙江省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联合省民政厅向全省城乡居民发出《“平安清明、文明祭祀”倡议书》,倡导全省广大居民群众争做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文明祭祀的示范者,不到殡葬服务机构集中祭扫,不销售、不购买、不使用封建迷信祭祀用品,运用网上祭奠、家庭追思、制作思念卡、撰写感言体会等环保祭扫,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不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用实际行动共建文明龙江,为早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应有贡献。此外,渝中区人武部组织网络祭扫,缅怀抗疫牺牲烈士和革命先烈。

2. 网络祭祀平台的发展

网络祭祀平台如思念堂等,提供了在网上献花、点烛蜡等服务,表达对亲人的追思怀念之情。这些平台不仅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思念堂提供的服务包括上传已逝亲人的生平、遗嘱、照片等,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缅怀。

3. 网络缅怀的普及和接受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参与到网络缅怀活动中。无论是通过专业的祭祀平台,还是通过社交媒体等网络工具,人们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缅怀先烈和亲人。例如,浙江省的一位市民因为疫情无法回国祭祖,就在当地华侨的帮助下,在网上为他的父亲举行了祭典。

4. 网络缅怀的影响

网络缅怀不仅让人们在特殊情况下能够表达哀思,还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绿色生活的理念。此外,网络缅怀还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到先烈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全国网络媒体走进渭华起义烈士陵园缅怀先烈。

总的来说,网络缅怀事件的后续发展是积极的。它不仅提供了一种新的缅怀方式,还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缅怀的方式也会越来越多样化和便捷化。


供图:作者/或供稿单位授权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新闻采访/投稿邮箱:975981118@.qq.com 优质稿件可推荐至采访团港澳网络媒体亦或杂志、报媒。

粤港澳华文媒体联合采访团成员名单

团长:

常建国(中华新闻社社长、西安市侨联副主席)

副团长:

王群(华人世界网总编辑、共工新闻社首席观察员) 黄光宇(澳门红刊杂志、出版社负责人)

成员:

梁玲(共工新闻社副社长、采访团秘书长)|蔡紫峰(资深华文媒体人)|熊宇(大众新闻报社社长)|骆闻(资深媒体人)|陈杰(共鸣新闻总编辑)|钮则坚(中国晨报社长兼发行人)|许衙评(西北建设杂志社总编辑)|周浩宇(中国晨报常务副社长兼总编辑)|许卫平(中国文旅传媒网总编辑)|赵韦(红星网络电视台台长)|李远方(资深华文媒体人)|刘伟(中视快报网负责人)|薛迅(曙光通讯社社长)|武跃先(澳门都市报总编辑)|雷挺(大湾区经济网总编辑)


上海都市网官网www.shanghaisq.com更多资讯....


阅读全文

 标签:综合新闻 财经新闻 健康新闻 文体新闻 上海新闻网



最新文章